喻總工在市第七屆民營企業二次創業論壇上的發言
編輯:xinguo 添加時間:2008-09-27 09:01:07
更新創新觀念 培養創新能力
——淺談小企業如何自主創新
(2008年9月19日)
當所有的人都在談論創新的時候,小企業如何創新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就縣市級工業經濟而言,小企業占大多數,他們規模小、資金少、技術力量薄弱、信息資源缺乏、抗風險能力低,不搞技術創新,很容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如何使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答案只有兩個字:“創新”!
安徽鑫國儀表有限公司,創建于1999年,當時只是一個幾個人的小作坊,經過不斷創新,現在已成為行業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中型企業,其發展速度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本人是鑫國儀表第一位受聘的外地專家,見證了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全過程。一個小小的家庭作坊,如何能在短短幾年中發展成為行業的排頭兵,總結起來也只有兩個字:“創新”!
自主創新,首先是觀念的更新。不少中小企業主有了一、兩個主導產品,小有盈利,就不思進取,安于現狀,只能當老板,不想成為企業家。
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談鑫國儀表的自主創新之路:
一、多方招攬人才,放手培養使用人才,重獎有功人才
企業的競爭是產品的競爭,產品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但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我國中小企業的從業人員主要來自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城鎮新增勞動力,文化水平較低,生產技能缺乏。企業科技人員不足,管理水平低下,在人才的競爭中,與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和大型企業相比,明顯處于劣勢。
鑫國儀表采取了招聘、培養、重獎技術人才等方法,彌補了自身不足。
一是優化人才匯集環境,多方招聘技術人才。三顧茅廬,千里求賢,從國內重點研究院所招聘高級技術人才。所謂“三顧茅廬,千里求賢”是鑫國儀表創始人秦仕儒先生求賢若渴的真實寫照,為了聘請本人加盟他的公司,可以說我走到哪,他跟到哪,三次遠赴重慶,多次趕到會場,真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概。最讓我感動的是有一次我在廈門開會,秦先生也跟到廈門。由于是個全國性學術會議,與會代表全是專家學者,他沒有資格參加,就在會場旁邊找個小旅店住下,一直等到會議結束,其求賢決心令人折服。
鑫國儀表先后招聘了包括本人在內的兩名高級工程師,盡量保證我們有一個寬松的工作環境和舒適的生活環境,讓他們充分發揮一技之長。事實證明專家在市場開拓、規范管理、新品開發等諸多方面都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公司還招聘了許多本科和大專畢業生,經過精心培養和實踐磨煉,他們都逐步成了各部門的技術骨干。
二是大膽培養和使用技術人才。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一大批優秀的技術人員去研究與創造,就不可能有一流的產品,也不可能具有強勁的競爭力。為此,對于技術人才,鑫國儀表十分重視,從一線工人中選拔培養,只要有專長,就不拘一格加以培養和重用,充分放權、委以重任,保證他們有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充分實現個人價值的空間。
對于具有高中畢業以上學歷的人員,公司采取內部磨礪、外部培訓方式讓他們迅速成長為技術骨干。近年來公司就讀成人大學的6人,參加各種學習班和技術講座的150余人次,申報技術職稱多人,公司承擔全部費用。現有9人獲得了安徽省科技廳頒發的技術職稱證書,有2人提升為公司級領導,3人提升為中層領導,所有的技術人員都成了各個部門的中堅力量。
三是重獎有貢獻的技術人才。匯集并不斷壯大企業的人才隊伍,進而最大限度發揮其智力潛能,關鍵在于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其中物質激勵是激勵機制的基本內涵。
為了調動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為了鼓勵其他職工學習技術,2007年公司制定了技術人員職稱補貼制度,工程師每人每月200元,助理工程師每人每月100元。錢雖不多,但十分暖人心。工程技術人員從職稱補貼中看到了公司對自己的信任,倍加勤奮投入技術研究。鑫國儀表始終堅持有功必獎,有過受罰,以獎為主,以罰為輔的獎懲模式,近年來有兩位技術人員由于研發新產品貢獻突出,各獎126平方米住房一套。
二、加大科研投入、不斷開發新產品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個產品包打天下,一個產品吃一輩子的時代已不復存在。鑫國儀表的決策者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個企業就是要有“吃在碗里,看在鍋里”的精神,只有不斷開發新產品滿足市場需要,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此鑫國儀表每年投入不低于年產值5%的資金用于新產品的研發。
鑫國儀表原來只是單一生產鎧裝熱電偶電纜的小廠,年產值不過幾百萬元,經過的不斷科研投入和開發,新產品源源不斷進入市場。到目前為止,公司已擁有八大系列、兩千多個品種的產品,是目前國內同行業中規模最大的生產廠家之一。
其中《鎧裝熱電偶電纜》2006年通過了省級科技成果鑒定,被安徽省科技廳評為2007年度“安徽省重點新產品”。《鎧裝加熱元件》是公司2005-2008年研制成功的重點新產品之一,目前鑒定資料已經準備齊全,正等待接受省科技成果鑒定。
根據市場的需要,公司今年又投入了200多萬元,自主研發《熱電偶絲材》和《精密合金》兩個重大科研項目,預計2010年完成,僅這兩項每年可以增加產值5000多萬元。
三、積極探索適合小企業創新的不同模式
一是在項目選擇上,我們創造了跟蹤型集成創新模式。所謂跟蹤型集成創新模式 ,就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借助領先企業的開拓成果,加以改進,以最快的速度開發出與之相類似的新產品。進入市場后,派出專人進行登門調查,征求意見,實施跟蹤,根據用戶的反映和需求進行二次創新,這是在他人肩膀上再向上走一步的創造性活動,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集成創新。這種創新主要依據用戶對該產品的新的需要。我認為作為小企業,這是開發新品最佳的選擇。
二是在研發方法上,我們創造了人才引進型創新模式。對大多數小企業來說,完全以自身的力量來開發新產品,短期內很難見效,而通過聘請高級技術專家和與其他機構的合作研發來共同開發則是十分明智的選擇。鑫國儀表根據自身的特點一般是選擇后一種研發模式,即在法律的允許范圍內聘請高級技術專家來共同推進產品的技術創新。
三是在研制過程中,我們創造了科研、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研發模式。 國家級科研院所項目的研究程序一般是:項目調研,項目申報,等待審批,項目研究,課題鑒定,批試生產,產業化生產。以上科研程序雖說有它一定的科學性和嚴密性,但對于小企業的新品開發不盡適用,也不可能用很長的時間,讓很多的技術人員去開發一個新產品,如果這樣,等到新品開發出來,產品的先進性和市場也許就不存在了。
鑫國儀表在新產品的研制過程中,針對自身的特點,采取了一邊研制,一邊生產,一邊推廣應用的模式。一方面利用項目自身利潤,加大投入,完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根據用戶意見,改進研制方案,提高產品質量和課題水平。
四、積極參加行業組織,擴大信息資源交流
鑫國儀表充分認識到外部信息是企業自主創新和拓展市場的重要基礎。而行業活動是獲得信息資源和擴大企業影響的重要渠道之一。
為了擴大信息資源和企業的影響,鑫國儀表早在差旅費都較為困難的建廠初期,就受到“挨白眼”,“受歧視”的尷尬,千方百計地擠進行業協會。因為進入行業協會的不乏有行業頂尖人物、有技術權威人士、有營銷專家,參加協會活動,可以使我們從中獲得大量的市場和技術的信息。雖說我和企業老板在協會當了幾年的“旁聽生”,但收獲巨大,我們新開發的產品大多來源于行業協會的信息。
通過自身的努力和企業不斷擴大,現在鑫國儀表已徹底擺脫了“旁聽生”的尷尬地位,已經成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會員單位,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儀表材料分會理事單位。現在的鑫國儀表已經是行業協會的骨干企業,在行業中已經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今后還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瀏覽:



